大家好,许多朋友可能对一日两餐更利于长寿还不太熟悉,所以今天我来分享一些关于这个话题的知识,以及长期坚持一日三餐和一日两餐对健康的影响,希望能为大家解惑,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以下是详细内容!
从古至今,一日三餐一直是我们大多数人的饮食习惯。不过,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有些人开始从一日三餐过渡到一日两餐。那么,长期坚持一日三餐和一日两餐的人,谁的身体会更健康呢?
一、一日三餐的起源
在我们国家,一日三餐是多数地区的常态。然而,这种习惯并非自古就有。实际上,在秦汉以前,人们通常一天只吃两顿饭。如果在非用餐时间进食,会被视为不合礼仪的行为。
从汉代开始,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即早、中、晚三餐,并一直延续至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追求,新的饮食方式如间歇性禁食和一日两餐等开始流行,这些方法被认为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增强大脑功能并延长寿命。不过,禁食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可能导致消化问题、饥饿、疲劳和虚弱,甚至引发焦虑和营养缺乏的风险。
二、长期一日三餐和一日两餐的人,谁的身体更健康?
过去的饮食研究和当前的饮食指南主要关注饮食时间、摄入量和食物模式。近年来,间歇性禁食成为热门话题,包括禁食天数和限时进食。这种饮食模式据称能改善健康,但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
目前,进餐频率、跳跃式进餐和用餐间隔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备受关注。根据2009-2010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只有59%的男性和63%的女性坚持一日三餐。调查还显示,约40%的美国人并没有完整的三餐进食习惯。
用餐间隔方面,早餐和午餐之间的平均间隔约为5小时,午餐和晚餐之间约为6小时。与1971-1974年相比,近年来第一餐和最后一餐的间隔时间减少了约30分钟。《2020-2025年美国人膳食指南》尚未解决进餐频率、跳跃式进餐和用餐间隔问题,因为尚无足够证据总结饮食频率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为了探讨这些问题,美国孟菲斯田纳西大学健康科学中心预防医学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分析了1999-2014年“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研究”中40岁以上成年人的饮食行为,共收集了24011人的数据,以研究进餐频率、跳跃式进餐和用餐间隔与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关系。
在追踪期间内总共有4,175人死亡,其中有878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研究人员观察到每天吃少于三餐的受试者(占40%)的一些共同特征,如年轻、男性、非西班牙裔黑人、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收入较低、抽烟、饮酒、吃的食物不安全、吃营养较少的食物、更多零食、总体能量摄入较少。
跟每天吃三顿饭的受试者相比,每天只吃一餐会增加30%全因死亡风险和增加83%心脏病死亡风险。与吃早餐者相比,不吃早餐者罹患心脏疾病风险增加了40%,不过全因死亡率没有差异。至于错过午餐和晚餐者分别增加12%和16%因任何原因死亡的风险。
就用餐时间而言,与用餐间隔五小时或更长时间者相比,即使每天吃三餐但两餐之间的平均间隔少于四个半小时,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17%[健康吃瘦网]。因此根据这个研究,建议整天最好吃到三餐,而两餐之间的平均间隔5小时或更长可以降低全因及心脏疾病死亡风险[517doudou.com]。
三、一日三餐该怎么吃?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吃饭,它在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然而假如三餐不合理的话,很容易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危害。那么,在现实生活之中,我们又该如何正确进行一日三餐呢?
1、早餐吃得有营养
现如今,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多数年轻人都不喜欢吃早餐,显然这是非常错误的行为。
一般来说,当我们长期不吃早餐,很容易出现头晕、恶心、疲劳,甚至是低血糖。因此早餐作为一天当中的第一餐,我们一定要注重营养。在吃早餐时,一般提倡主食选择高纤维的粗粮食物,比如面包、馒头等。此外,早餐还要搭配高蛋白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
午餐吃饱有益于整个下午都能量满满。一般在午餐可以选择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为主食,菜品一般选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蛋、肉、豆类等。在烹饪食物上,一定要坚持低油、低盐、低糖的原则。
3、晚餐7-8分饱
因为晚饭过后,很接近我们的睡眠时间。如果晚饭吃多了,很容易不利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一旦如此,身体会因为消耗不了多余的脂肪而越来越胖。所以为了不影响自己的睡眠,建议大家在晚上六点就应该就餐完毕,而且应该以7-8分饱为适宜。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