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有氧和无氧运动,运动专家教你快速分辨
今天,我们将分享如何区分有氧和无氧运动的知识,并解释运动专家如何教你快速分辨。如果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解决问题,别忘了关注我们的网站,现在就开始吧!
最近,我在微博上看到了IVE组合在机场的最新动态。
除了直井怜因为新冠的原因没有出现在现场,其他五位成员都回归了。
随着微博的不断发酵,身材略显丰满的LIZ(栗子)成为了网友讨论的焦点。
起初,有些网友表示没有认出她是谁,感觉她的脸有些浮肿。
随后,更有网友感慨,没想到年仅17岁、出道仅8个月的LIZ,竟然胖成了爽子和贾玲的结合体。
真爱粉们对LIZ感到心疼,希望她能够适当减肥,不再受到别人的指指点点。
还有网友揭露了LIZ发胖的原因,是因为她还在成长期,吃得多容易发胖。
然而,大多数网友对成长期的解释并不买账。
他们认为,作为偶像,身材管理是基本职业态度,与同龄同团的张元英相比,LIZ在职业态度上有所欠缺。
确实,张元英的机场照片也被网友质疑有PS嫌疑。
直到有评论区的网友揭露了张元英机场的逆天身材生图。
生图和新闻图完全一致,这次网友们纷纷表示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了。
张元英完美的身材比例确实有一定的基因因素。
但不可否认的是,她那突出的腹肌和身材线条感,绝对离不开她通过运动对身材的管理。[微信:junge239]
虽然张元英年纪不大,但她显然已经是运动高手了,普拉提和吊环对她来说都不在话下。
说到运动对身材的改善,昨天还有姐妹在后台问一姐“普拉提究竟属于什么运动”。
说实话,关于“XX运动算有氧还是无氧”类似的问题,一姐几乎每天都在公众号后台和评论区被姐妹们问到。
所以,今天一姐将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姐妹们快速分辨“XX运动算有氧还是无氧”,以及减脂和塑形这两个应该如何选择更合适的运动。
提示:文末一姐为大家精选了“有氧&无氧”跟练视频进阶汇总,适用于每个阶段的姐妹,建议收藏这篇干货哦~
有氧运动&无氧运动
废话不多说,一姐先给大家解释一下“有氧&无氧”的定义,让姐妹们对“有氧运动&无氧运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无氧运动是指在短时间内需要身体产生大量能量的运动。
所谓的“无氧”并不是指不呼吸的运动,而是指不需要氧气参与的供能过程。
相对的有氧运动,可以理解为供能速度较慢、强度较小的运动。
通过以下两个指标,我们可以更具体地判断“XX运动算有氧还是无氧”。
1. 运动可持续的时间
关于如何简单通过运动持续时间判断“有氧&无氧”,一姐先给出总结。
一般而言,单个动作只能持续1分钟以内的算无氧,超过1分钟算有氧。
但要注意,这1分钟必须是连续不间断的运动。
可能会有姐妹疑惑,“为什么是1分钟?”
这涉及到一些运动生理方面的知识。
要知道我们体内有三种类型的供能系统,它们启动的速度不同。
在无氧运动时,主要通过磷酸(CP)和糖酵解系统供能,产生能量无需氧气,供能快,但1分钟后基本就无法继续。
而有氧供能系统虽然能持久续航,但由于涉及反应路径多,速度慢,至少1分钟后才开始工作。
如果一项运动无法持续超过1分钟,可以理解为“所需能量太大,有氧供能系统处理不了”,那就是无氧运动。
例如,跑步这个动作,如果我们只关注“脚触地→手摆臂”这个循环,姐妹们坚持跑60秒是很容易的。
但是换成负重深蹲50kg,你还能连续蹲起60秒吗?
当然,有氧和无氧也直接和个人运动水平挂钩。
就像帕梅拉在做入门有氧训练时每个动作都稳如AI,但不少姐妹刚开始跟练时却难以坚持,生生的把有氧操变成了高强度间歇训练。
所以网上流传着一个说法:一项运动,有些人做是有氧,有些人做却是无氧。
相信现在姐妹们应该可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了。
如果一个人在举铁时,选择小重量且一次能连续举5分钟以上,请问这说明他在做有氧,还是做无氧?
除了运动可持续时间这个指标,姐妹们还可以通过心率来判断有氧和无氧。
心率是我们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当身体短期内需要大量能量时,心跳就会变快。
一般把心率超过150次/分的运动叫做无氧运动,而心率110-150次/分的归为有氧运动。
但是这个指标在运动中很难测量,需要自备心率带或者运动手表。
还有一种质朴的方式,就是结束运动后的,马上掐着自己的手腕数脉搏,数满一分钟,看跳多少下。
不过心率的判断只适用于一般姐妹。
像大基数或者是常年保持运动撸铁的姐妹,测试出的心率往往偏高,所以并不准确。
当然分清楚有氧和无氧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
有氧&无氧的功效作用
下面一姐就抓重点科普一下有氧和无氧的功效作用,也方便姐妹们自行选择。
①即时燃脂+锻炼心肺
就单次运动中的燃脂效果来说,有氧运动比无氧更优,也更锻炼你的心肺续航能力。
要知道心脏可是有氧活动中用得最多的。
心肌跟任何肌肉一样,用进废退,所以做有氧能让心脏变得更健康,跳动更有力。
这里姐妹们也可以跟着一姐通过静息心率(坐着、躺着时的心率),判断下自己心脏的状态。
大家可以用通过捏脉搏的方法自测一下
在70-80次/分之间;
超过80次/分则说明不太健康;
处于50-70次/分之间说明运动基础好。
据说,有些顶级运动员心率只有40-50次/分。
甚至有些人会在睡觉时发生几秒钟的心脏停跳,再恢复。
一姐琢磨着,可能是这么个逻辑「别人心跳1次,全身血液循环1次,他心跳1次,全身血液循环10次」……
②身体恢复变快耐力增加
这是个少有人知道的有氧好处,一姐必须猛烈夸!
姐妹们要知道,长期做有氧运动的人,对于任何运动的恢复,都会变!得!更!快!
其实长期有氧运动的适应性,会让的微血管数目逐渐变多。
△微血管可不是动脉、静脉那种大血管哦~
微血管就像树枝一样,密密麻麻的长在肌肉上。
而且每一小根微血管都能够携带氧气和养分来,并带走二氧化碳和废物。
换句话说,你的微血管越多,你的恢复能力和耐力就越好。
大家想想看,别人练完躺一周,但你练完只躺一宿。
四舍五入算上姨妈期,你一周等于人家练两个月哦……
①塑造年轻线条感
无氧训练尤其是力量训练,最大的作用就是塑造姐妹们的线条感。
而充足的肌肉量永远是保证我们年轻轮廓的关键!
△2020年很火的韩国健身母子,母亲JangReao时年64岁~
不过有一点,姐妹们不需要担心,「无氧运动不一定练出特别大的肌肉」。
因为肌肉的体积(横截面积)和力量是呈正比的,而且女性的生理基因也决定了我们要练大也远难于男性。
就像前两天曝光率4.6亿的那个通过力量训练从80斤变成110斤的小姐姐[健康吃瘦网]
△也就是说,只要你不用超大重量去做无氧运动,线条感只会越来越性感、肌肉只会越练越紧实,而不会增大变粗。
②躺瘦燃脂效应
虽然一姐在上面有说,有氧运动的即时减脂效果要优于无氧训练。
但是无氧训练也同样有有氧达不到的,可以让你躺瘦的EPOC(过量耗氧)效应。
关于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燃脂效率对比,一姐特意查了下相关的资料
上图可以看出,无氧运动在运动时燃脂效率也许不如有氧,但其后的EPOC效应带来的持续燃脂效果要远远强于有氧。
换句话说,想达到相同的燃脂效果,有氧运动要比无氧花费更多的时间。
一般选择的有氧运动项目强度过低,像慢走或者跑的极慢,就很难触发这种EPOC效应。
或者说即使触发了效应但持续时间可能也就短短几分钟,根本燃烧不了多少卡路里。
相信有不少管住嘴的姐妹,都有过每天做有氧但是体重掉的贼慢的经历,其实多数都是上面的这种情况。
不过纯粹的无氧训练,对绝大多数零基础的姐妹来说是很难坚持的。
所以对于刚开始训练的姐妹,一姐更推荐大家以HIIT这类有氧和无氧结合的循环间歇训练。
可以说间歇训练有效的中和了有氧和无氧的优势,能够同时对肌肉力量、速度、耐力和协调都有比较好的训练效果,同时还能燃脂塑形。
△居家的时候,谷爱凌练得最多的是HIIT训练~
关于有氧无氧怎么区分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